一般人對神經內分泌腫瘤感到很陌生,直到許多名人如蘋果公司的創辦人賈伯斯罹患「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這個疾病才被重視。神經內分泌腫瘤在臨床上並不常見,尤其國內發生率較國外更低,每10萬人口僅1.5至1.8人,屬於一種罕見疾病。通常男女性的發生率相當,好發於40歲以上中年人;但臨床上也不乏年輕民眾,或80歲以上的老人家罹病。
神經內分泌腫瘤的來源為有內分泌功能的神經細胞,發生病變之後產生的腫瘤。最常見於腸胃道、胰臟、肺。而神經內分泌腫瘤最初之所以被稱為「類癌」,主因在於在細胞型態上,病理醫師無法由單純的病理切片判斷它是良性或惡性。神經內分泌腫瘤病程進展緩慢,早期發現則存活率高,若腫瘤尚未轉移且分化良好(G1),以局部根除治療為主;發生轉移則以藥物控制症狀為主。
晚期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經常轉移至肝臟部位,治療上能完全根除最好,但只有較少比例的癌症病人能用外科手術。有時腫瘤因大小、位置、數量、肝功能狀態等不同,不一定適合做栓塞、射頻燒灼、微波消融等療法,而放射線治療從體外照射,穿透皮膚、肌肉、神經其他器官組織,損傷不小,成效卻不一定。
國外自2002年核准將釔90微球體體內放射治療(Selective internal radiation therapy, SIRT-Y90)用於原發性或轉移性肝腫瘤。歐洲腫瘤學學會(ESMO, 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也在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治療指引中將釔90體內放射療法列入治療的選擇之一。
釔90微球體體內放射療法是透過肝動脈血管路徑將放射線同位素釔90的放射核種直接打到腫瘤中,希望縮小病灶進一步能手術切除或控制腫瘤。本微創手術將經由放射科醫師透過微細導管手術注射含有釔90微球體到肝腫瘤,當千萬顆帶有高劑量幅射的微球體透過肝動脈血液散布、進入腫瘤細小血管時,釋放的幅射能量足以殺死幅射範圍內的癌細胞,卻不會對腫瘤周邊的正常肝組織產生過多幅射傷害。
進行釔90體內放射治療可能會有以下好處:
- 控制腫瘤:釔90可以直接針對癌細胞進行高能量放射治療,從而控制或減緩肝內腫瘤的進展。
- 延長壽命:特別是主要病灶在肝部位的患者。
- 改善生活品質:釔90治療可透過單次的療程達到良好的腫瘤控制減少症狀,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
釔90微球體體內放射治療(SIRT-Y90)分為兩個階段
- 評估階段(鎝標記聚合白蛋白預先血管攝影, Tc-99m MAA Mapping)
釔 90 體內放射治療並非適合每一位肝腫瘤的患者,在治療前 7-14 天需作核醫肝內鎝標記聚合白蛋白掃描,以評估病人是否適合此項治療。如果檢查後醫師認為您是適合選擇性體內放射治療,會於一至兩週後安排治療。
原理:鎝標記聚合白蛋白為一種對人體無害之診斷用蛋白,分子大小近似釔 90 微球體,可模擬釔 90 微球於體內分布的狀態,確保釔 90 微球體會停駐在您的肝臟 , 而非其他器官,不會造成其他器官的放射性傷害。
- 治療階段(釔90微球體輸注)
第一階段預先血管攝影後一周內若評估可以進行治療,即可安排繳交釔90治療的費用及住院,準備進行第二階段釔90微球體輸注。入院後按血管攝影檢查流程執行術前準備。治療當天由放射科醫師經由股動脈置入肝動脈導管,透過導管注入釔90微球體。治療結束後至核醫科作制動幅射掃描,確定釔 90 微球體植入位置。大部分患者僅需住院觀察一天即可回家。
需要注意的是,釔90微球體體內放射治療可能會有一些副作用,例如栓塞後副作用 (疼痛、噁心、發燒)、疲勞、食慾不振等,但是這些副作用通常是暫時的,而且可以通過醫生的治療來緩解。此外,治療後需要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後續的檢查和治療。
釔 90 微球體是利用其高能量射線漸進式的殺死癌細胞或使腫瘤縮小,由於腫瘤壞死有時並不伴隨著腫瘤縮小,故評估選擇性體內放射治療療效時,不能只單一看電腦斷層影像中腫瘤大小的變化,醫師還會根據您的癌症指標及腫瘤壞死比例作整體評估。治療完四週內請密切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發生任何異樣(如腹脹水腫、嚴重疼痛、黃疸、高燒不退的症狀)可儘速與護人員聯繫。治療完四至六週醫院通常會安排第一次回診,安排做一系列抽血及影像檢查。
(作者為高雄長庚/放射診斷科 余俊彥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