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癌症,大部分會令人聯想到是長在某個器官的惡性腫瘤,等到癌細胞發展到一個程度才會開始轉移到其它器官。但有一種腫瘤卻是可能發生在全身各處,早期沒什麼明顯症狀,等到有症狀又沒有特異性,因此常被誤認是其他病症。並且被稱做為「類癌,那就是「神經內分泌腫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神經內分泌腫瘤不是常見的疾病,可能原發於胰臟、腸胃、肺等器官,最常見發生於消化系統,尤其以直腸最多,等到發展過大有可能會進一步惡化並發生轉移。神經內分泌腫瘤常是沒有症狀,也可能僅是咳嗽、拉肚子、腹痛及潮紅等症狀,看似無害卻不能掉以輕心,若發生病狀又跟癌細胞行為類似,少數狀況下還是可能會惡化,並長得又快又兇猛。由於神經內分泌腫瘤並沒有典型症狀、盛行率不高,因此不易在第一次就診時就獲得正確診斷,根據統計,平均需5-7年才得到正確診斷。
不論是國外或我們台灣自己的的統計顯示,神經內分泌瘤的發生率在過去30年逐漸增加,歸類可能的原因:1、因健康檢查的普及而早期發現。2、醫學診斷工具進步,包含腸胃內視鏡、電腦斷層、磁震造影、分子生物病理診斷等。近年來國人健康意識抬頭,為防範發生率第一的「大腸癌」不少民眾會安排腸胃內視鏡,神經內分泌腫瘤大多數都在進行腸胃內視鏡檢查時意外被發現。在內視鏡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有時候位於腸道黏膜下,外觀呈現淡黃色。但有時候甚至可能被當成息肉切除,待切片後病理化驗時才發現是神經內分泌腫瘤。
內視鏡檢查一直是腸胃道腫瘤篩檢的ㄧ大利器,近幾年來,內視鏡檢查的儀器及技術不斷進步,也讓早期腫瘤更加無所遁形,但仍有許多消化道早期癌(包括神經內分泌腫瘤)要被發現是不容易的。首先我們先來了解內視鏡這幾年有哪些重要進展:
傳統內視鏡之進展
1.高解析度內視鏡及放大內視鏡(high definition endoscopy and magnification endoscopy):傳統內視鏡的解析度為10-30萬畫素,而高解析度內視鏡可以達到85萬畫素。同時利用可調整放大的鏡頭,將病灶放大1.5-150倍。
2.色素內視鏡(chromoendoscopy):經由內視鏡將專用色素如碘化鉀(Lugol’s solution,用於食道)、indigocarmine、結晶紫(crystal violet)等,噴灑在腸胃道黏膜表面,許多隱藏的早期腫瘤便浮顯易檢;根據病變組織染色後表面的紋路及形狀常可以幫助醫師預測其病理組織分類、嚴重度、侵犯深度等等,同時也可以作為內視鏡切片的依據。
3.窄頻色帶攝影(narrow band imaging , NBI):傳統內視鏡是利用紅藍綠三原色組成的白光來描繪組織結構,而窄頻內視鏡無紅色光源並將藍光與綠光的頻寬縮小,利用藍光(波長415nm)僅能穿透表層粘膜同時會被血紅素吸收的特性,而將表層黏膜血管顯影成偏褐色,而綠光(415nm)可以穿透較深的組織而將粘膜下血管顯影,再配合「高解析度影像系統」(HDTV)與「放大內視鏡」(magnifying endoscopy),即可當場細查病變表面的微血管;特別在早期的腫瘤肉眼通常不易察覺,僅出現表面微血管的變化;只有利用這樣的技術才看得到這樣的變化,進而找出可能之病灶。
另外還有發展中之技術,包括:自體螢光內視鏡(autofluorescence endoscopy)、內視鏡細胞鏡(endocytoscopy)、共聚焦雷射顯微內視鏡(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等均可欲於協助內視鏡在胃腸道癌症之診斷,不過其確實的臨床實用性仍需更多的研究來證實。
內視鏡超音波
一般內視鏡雖然可以把消化道管腔表面看得一清二楚,但對於黏膜下的病灶( 神經內分泌腫瘤就是其中一種),內視鏡就無法給予明確診斷。所以針對神經內分泌腫瘤這類型之疾病,除了內視鏡檢查外,內視鏡超音波(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便成為重要之檢查工具,經由內視鏡將超音波探頭送進腸胃道進行標的物掃描,一方面避開腸氣之干擾,另一方面縮短受檢部位距離,以提高病灶之解像力,可觀察消化道管腔及管腔外器官之構造、探查腸胃道微細黏膜或黏膜下病變,以及膽胰疾病的檢查。內視鏡超音波比起傳統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CT)、磁振造影(MRI),可顯示更多更細微的影像證據,提升臨床醫師診斷正確率。
那麼何種情況下神經內分泌腫瘤需要內視鏡超音波的檢查呢? 1.存在於食道、胃、十二指腸、大腸、肝臟、膽囊、膽管、胰臟、腹腔內血管及淋巴結等疑似病灶 2.評估神經內分泌腫瘤侵犯黏膜層深度。另外,針對腹腔內之疾病如胰臟腫瘤、消化道黏膜下腫瘤或腹腔內淋巴結等,也可以在內視鏡超音波定位下,使用穿刺針進行器官組織的採樣。此外,近年來世界各先進國家發展許多新型的治療性內視鏡超音波技術,也慢慢的被運用於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治療,例如內視鏡超音波導引細針注射術 (EUS-guided fine needle injection)、內視鏡超音波導引無線射頻燒灼術 (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明顯降低病人接受侵入性治療的風險。
膠囊內視鏡
除了內視鏡超音波外,膠囊內視鏡也常被用於診斷神經內分泌腫瘤,膠囊內視鏡是指將攝影用的光感受晶片以及冷光源縮小到如同我們服用膠囊藥物一般大小,其大小只有11×26毫米大小,裡面除了有光感受晶片之外,還有兩顆小電池,發光二極體(LED),以及電腦晶片和無線電發送器,每秒可以照兩張相片,每一次檢查時間約為8小時,總共照了約50000張的照片。膠囊內視鏡檢查過程十分簡單且受試者接受度高,通常只要先做腸道清潔 (喝瀉劑),禁食8~12小時,再吞入膠囊即可,過程幾乎不會有何疼痛或不舒服,受試者可行動自如,膠囊之後會隨著大便排出而丟棄,不會重覆使用。
而何時需要使用膠囊內視鏡呢? 當有些病人在胃鏡、大腸鏡檢查均已經做過之後,仍然找不出病因的時候,這時候我們的檢查重心就放在小腸了,我們就有需要使用膠囊內視鏡做進一步的檢查。副作用是病人最介意的問題之一,慶幸的是這檢查副作用少。最怕遇到的是膠囊塞在腸子裡,國外統計發生率約1.5%左右。所以懷疑有腸道狹窄的病人,小於10歲的小孩不適用於此檢查,而對有心臟節律器的人及懷孕婦女影響未有完整報告,故也不建議使用此檢查。
小腸內視鏡
小腸在腹腔內,它連接著胃跟大腸,長度大約有3-6米,一般的胃鏡及大腸鏡的長度只有1-1.8米,只能到達部分小腸;所以當小腸發生神經內分泌腫瘤,不管是要診斷或治療都很困難,所以在過去對於小腸這塊黑暗地帶,只能以症狀配合其他影像診斷工具如小腸鋇劑攝影、斷層掃描來猜測,有時還得把病人的腹腔打開才知道答案。小腸鏡的出現讓我們對小腸疾病不只可以診斷同時也可能直接以小腸鏡治療。小腸鏡又分成單氣囊小腸鏡與雙氣囊小腸鏡合併稱為氣囊輔助性小腸鏡(balloon-assisted enteroscopy),兩者各有優缺點,但都是診斷與治療小腸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好工具。
結語
總之,神經內分泌瘤症狀多樣化、診斷不易。病人必須小心注意自身的異狀,提高警覺,並配合醫師接受詳細之檢查(尤其是內視鏡檢查,才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近年來隨著早期診治的需求,內視鏡影像技術也獲致長足發展。傳統內視鏡檢查對於原發於食道、胃、十二指腸和結腸直腸 NET 是很重要的,內視鏡超音波多運用於胰臟 NET以及評估NET侵犯黏膜層深度。而膠囊內視鏡及小腸鏡檢查的發展對於偵測原發於空腸及迴腸的 NET 有很大幫助 。內視鏡影像技術的進展,使消化道疾病的診療更臻於完善。
(作者為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院/副院長 暨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 郭昭宏 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