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子醫學科是利用釋出放射線的藥物進行診斷或治療的科別,不同的藥物可以用於不同的疾病。一般較常聽到核子醫學檢查包括「骨骼掃描」,偵測骨折、骨髓炎、骨骼的代謝疾病或癌症的骨頭轉移等情況、「心臟掃描」,偵測心臟的冠狀動脈供應心肌的血流是否有減少、還有「正子掃描」拿來偵測癌症、腦部退化、發炎感染等情形。
傳統的正子掃描是用葡萄糖的類似物注射入人體。一般腫瘤會比正常人體組織使用更多的葡萄糖,因此就可以在正子掃描的影像上顯示出來。但神經內分泌細胞瘤卻不一定會這樣,通常是分化比較不好、分裂速度快的神經內分泌細胞瘤比較會在傳統的葡萄糖正子掃描上顯影,但分化較好、分裂速度較慢的神經內分泌細胞瘤在傳統的正子掃描可能會找不到。還好這些分化良好的神經內分泌細胞瘤表面常常會有「體抑素受體」,就可以用另一種正子掃描的藥物「鎵-68體抑素類似物」來尋找這類有體抑素受體的腫瘤,因此「鎵-68體抑素受體正子掃描」就可以應用在神經內分泌細胞瘤,不管是手術前確診腫瘤的範圍、或者是腫瘤指數上升時尋找復發的位置、或是進行核素治療前的評估,都是這項檢查可以幫忙的地方。
臨床使用上,一般建議傳統的葡萄糖正子掃描與鎵-68體抑素受體正子掃描都做,以確認腫瘤的特性,是否單純都是分裂速度較快或較慢的細胞,或是不同區域的腫瘤有不一樣的性質,這會影響治療藥物的選擇。
若神經內分泌細胞瘤已經擴散,無法只靠手術切除治療,核子醫學科目前也有鎦-177治療可以幫忙。這項治療是將體抑素類似物接上會釋出貝塔粒子殺傷細胞的核種鎦-177,藉由神經內分泌細胞瘤表面的體抑素受體將貝塔粒子集中到腫瘤附近釋放,達成殺傷腫瘤細胞的目的。要注意的是,這項治療對緩解症狀、延緩疾病進展的效果很好,但很少能完全消除腫瘤,治療當中及療程結束後,仍需搭配其它治療持續壓制腫瘤。進行治療前,要先用「鎵-68體抑素受體正子掃描」評估病人腫瘤的體抑素受體表現的情況是否足夠,另外因為未被腫瘤吸收的藥物會從腎臟排出,也要評估泌尿道系統的功能以確定這些藥物不會過度損傷腎臟。治療一般是四次,每兩個月治療一次。治療藥物會由靜脈注射,同時會給予保護腎臟的胺基酸溶液輸注,事前還會給預防噁心嘔吐的藥物,治療時間至少四小時。為了減少環境的放射線暴露,藥物注射完成後,通常還是會請病人待在醫院一段時間,以收集放射線排出量最多的這段時間的尿液。返家後一週內需與他人保持一公尺以上的距離,並獨自一個房間睡覺,15天內需與兒童或孕婦分房睡。並儘量大量喝水,加速未吸收的藥物排出。這種治療最常見的副作用為噁心、嘔吐、疲倦,及暫時性的血球降低,長期而言少數病人會出現腎功能損傷及白血病。偶爾在治療中會刺激神經內分泌細胞瘤分泌荷爾蒙,造成低血糖、類癌風暴等需住院處理的情形。
總之,核子醫學科在神經內分泌細胞瘤的診斷與治療都扮演著重要角色。目前這些檢查與治療尚未納入健保給付的範圍,而且也不是每家醫院都能施作。病友有需要可洽詢醫師轉介至有提供服務的醫院。
(作者為林口長庚/核子醫學科 陳世欣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