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電商的中瑋過去身材高壯,在親友眼裡是個健康寶寶,由於體重下降,且出現慢性腹瀉和脹氣而求醫檢查,2022年3月確認罹患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且轉移至肝臟,接著又發現罹患了甲狀腺癌,身上同時出現兩種癌症,原本工作強度很高的她,決定放下工作,好好就醫治病,期待潛心休養之後,能有一個全新的自己。
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友關懷協會成立之後,2022年11月在台北榮總舉辦首場病友教育學習營,會中安排病友分享,38歲的中瑋和病友們分享罹病以來的心路歷程,當時的她確診約8個月,被祕書長芳庭列為最新進的病友之一。
中瑋在台北出生長大,罹病之前,任職於外商電子商務平台擔任銷售經理,相當多才多藝,她學的是財務金融,因為求學時期就接觸電子商務領域,畢業後也就順利就職相關產業,從電子商務客服做起,踏入行銷、品牌代理、品牌經營,一路走來從事的都是強度很高的工作。
中瑋說,她原本的身材屬於高壯類型,身高171公分,體重一直在90到100公斤之間,2017年因為出現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病,開始服藥控制,聽從醫生建議運動並調整飲食作息,在2019到2021年間透過飲食控制和運動健身,平均每個月體重下降1到2公斤。
不過,因為covid-19疫情關係,她暫停健身房運動行程,但體重還是持續往下掉,且開始有慢性腹瀉和脹氣的狀況,她覺得不對勁,就醫做了大腸鏡及胃鏡檢查,並沒有發現特別狀況,醫生先以輕微胃潰瘍方式治療。雖然服藥之後腹瀉情形趨緩,可是只要一停藥,又繼續腹瀉,2022年初出現脂肪便,公司安排身體健檢,她和醫生討論後決定做更進一步的檢查,後續透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胰臟長了約9公分的腫瘤,2022年3月底做切片檢查,確診是中度惡性的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合併肝轉移。
「得知身上有惡性腫瘤,有如挨了一記重重的直拳!」中瑋說,她屬於確診一年內的病友,加上不滿40歲,如今正是人生經歷最閃亮的年齡層,本來可以在工作上好好發揮,卻因發現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開始治療約3個月又發現甲狀腺癌的存在,一個人身上有兩種癌別,不是轉移而是兩個獨立存在的癌,「打擊真的很大!」中瑋說。
生病這件事情對她影響很大,但也因此讓她對生命的體會,完完全全且確確實實的反轉了;在確診前,她是個十足的工作狂,因為電子商務領域是個汰舊換新很快速的工作,從事這份工作15年來永遠是超過百分百,甚至是120%的投入,每到雙11、雙12這種大節日,基本上都是隨時standby在工作上,曾經有3天3夜沒回家睡在公司的經驗,只因為不想花時間在通勤上,以能有可以更多機會掌握銷售契機。這樣的工作態度,無疑加深身上的工作壓力,甚至已經遠超過肉體可以負擔的狀態而不自知!
「我必須放下所有的工作來面對自己的病情」,中瑋從一開始的惶恐不安,很快的調整心態,為的就是不要讓身邊的人擔心,她暫時放下工作,用積極面對的態度來正視自己的病情,勇敢面對治療。目前她服用標靶藥物及注射賀爾蒙針劑來控制病情,因腫瘤位置及轉移情形,仍尚未手術。
為了增加對相關疾病和治療的認知,她積極在線上尋找相關疾病資訊,發現相關疾病介紹或是病友相關資訊並不多,後續在癌症相關社團中認識到NET病友春琪姐轉介NET病友協會秘書長芳庭認識,加入了NET病友關懷協會,也透過病友們大家彼此間的病情及治療經驗的分享,讓她與家人對於自身的病況終於有了除了醫師以外的資訊來源!
中瑋很希望透過自身的經驗分享,可以讓新病友們有更多的認識,消除恐懼積極面對,她因此熱心擔任病友協會志工,實際參與病友們交流及學習營,希望可以在工作空檔當中,貢獻自己的一點心力,運用自身的專長所在,幫助協會經營粉絲專頁、架設官網,以串連更多的力量來支持NET病友們與協會!
每年的11月10日 是世界神經內分泌腫瘤日,2022年的這天,中瑋在臉書向關心她的親友們說明這個疾病的特別症狀,還有她確診的歷程,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可能生病,最重要是要關心自己,積極面對,才會及早發現身上狀況,以提早治療,推動診斷!
至於要花多久時間治療?中瑋其實不知道,但她告訴自己和親友,她一定會努力!期待病情穩定之後,能在明年順利回到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