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的胃鏡及超音波檢查後,掀起了導致孟傑胃部不適多年,始終無法治癒的神祕面紗,原來是長在胰頭的神經內分泌腫瘤(NET)持續在作怪!因為NET當年資訊不多,讓原本很擔心是傳統胰臟癌的孟傑一度心灰意冷,但他轉念接受醫師的建議和鼓勵,積極治療,如今術後五年,感恩能重回正常生活軌道的他積極參與NET病友關懷協會的活動,希望NET的宣導衛教能夠更普及,也能鼓勵更多病友們也能站起來,勇敢面對未來。
孟傑出生於1968年,家住新北市,多年來一直因為胃酸逆流問題,在住家附近的家醫科看診,拿著胃藥治療了三、四年卻未見好轉。直到2017年10月, 前往署立台北醫院進行胃鏡及超音波檢查,結果顯示胰頭有一顆水泡。隨後,醫生安排了CT檢查,報告指出患有一個大小為2公分的偽囊腫,並轉診到台大醫院。
2018年開始前往台大消化內科接受內視鏡超音波檢查。同年3月住院三天,進行內視鏡超音波穿刺檢查;幾個月的時間,從診所開始一路看到台大醫院,孟傑坦承,當時內心十分的不安,因為不知道到底是什麼病,但潜意識一直以為病情很嚴重,直到50歲生日當天進行超音波內視鏡穿刺,原本醫師告訴他應該是黏液型囊腫,已經通過穿刺抽乾,但隔週再去看報告,醫生就用了許多不理解的專業術語,他只記得一些關鍵字,像是內分泌、腫瘤以及賈伯斯,還給了一份申請重大傷病的診斷書。
「真的是晴天霹靂!」拿著申請書,孟傑說,根本不知道什麼是NET,感到非常難過,甚至不記得當天是怎麼回家的,想到新聞報導賈伯斯死於胰臟癌,他擁有豐富的資源,卻還是無法對抗這種疾病,一直以為自己也得了胰臟癌。醫師建議立即進行手術治療,當年台灣還沒有成立NET病友團體相關的組織可以提供諮詢,因此資訊不夠透明,也無法與病友們交流,所問到的都是關於胰臟癌的問題,這些錯誤的資訊只會讓人感到沮喪和困擾,後來他帶著聽天由命的心情進入手術室。
術後恢復得不錯,並沒有轉移不用化療,孟傑說回想自己真的很幸運,能夠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從鬼門關前走了回來,因此開始研究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並參加了NET相關衛教講座,2019年在一場北榮的衛教講座中得知神經內分泌腫瘤醫學會下有成立病友服務委員會的病友組織,於是參加了病友服務委員會舉辦的衛教課程。
做過惠普氏手術的病友們偶爾會因不明原因發燒,孟傑建議曾接受惠普氏手術的病友們,如果發燒達到38.5度且持續48小時以上,應該立即前往急診。孟傑已經有多次類似的經驗,其中有兩次比較嚴重,甚至診斷出肝膿瘍,還有一次是菌血症。另外也因為出現膽道狹窄,開始了經皮穿肝膽道引流及擴張術,這個療程歷經七個月。術後半年,孟傑選擇中西醫整合門診調整身體,也特別聽從中醫提醒要寬心、飲食不要油膩冷熱調合,以及保持適度的運動。
經過5年的調養,重大傷病卡也即將到期,不會再繼續延長,孟傑希望病友們一起加油,保持健康,也要更積極參與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友關懷協會,希望將他自己從跌落山谷又振奮自己爬出深淵的經驗,幫助及鼓勵更多病友們勇敢面對未來。